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王培洲:在“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2022-09-20 15:36:28 来源:南方杂志社 【字体: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普遍性,又凸显“中国式”的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唯物史观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有主导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肩负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现代化自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取得了伟大成就;在此基础上从新的实际出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前提、奠定基础、实现发展,并使其不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和拓展。革命斗争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是开启现代化之路的基本前提;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1964年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我们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的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时期“小康社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识,迈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使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愈加清晰。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新时代,对小康社会的话语表达从“全面建设”变为“全面建成”,“道路自信”的提出极大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党的十九大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从本世纪中叶提前至2035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历史唯物主义叙事逻辑中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得以生成和展开,这条“大逻辑”中最显著的“中国特色”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从现代化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价值目标高度契合,党的领导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极高的分辨率。以共同富裕为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其中,“富裕”是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普遍追求的目标,而强调“共同”恰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富裕凸显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党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以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提供根本保证,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之中的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体性所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现代化的基础是经济,内核是文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方案的背后往往蕴藏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基因。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和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和软实力。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具有“互通性”和“结合点”。如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部经典文献里,以《孟子·告子下》中的“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来说明共产党人肩负改造世界的“大任”,以及要注意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修养;以《礼记·中庸》中的“慎独”观念来说明共产党人要诚恳无私,经得起检查。再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相会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标明的“方向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又彰显出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要高扬中华五千年文明这个“中国特色”,就必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深刻把握历史赋予我们的继承性和民族性,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想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弄清楚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既要注重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又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国式现代化既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未来预设”,又有一种“回家了”的亲切感,不断在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彰显“中国现代性”。

  综上,从“两个结合”看中国式现代化,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清晰可见,文化自信作为精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愈加凸显。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继续坚持“两个结合”。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2年第19期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