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曾繁灼: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要义

时间:2022-09-20 15:30:35 来源:南方杂志社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仅包含精神财富快速增长的总体目标,还蕴含精神财富均衡共享的本质要求,要在更广范围、更大程度、更深层次上形成普遍认识、理清基本思路、落实细节构造,以顺应人民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之盼。

  形成普遍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使命来看,还是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主题而论,满足更为广泛的人民精神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应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轴议题。

  一方面,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应有之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透过共产党人的理论视点观瞻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可以推论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旨在解决资本对人性奴役的问题,实现人民在政治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解放”,最终达致建立共产主义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庄严政治承诺,显露出中国共产党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自将磨洗”“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中国共产党人此时此刻的担当就体现在践行“人民利益第一”理念、打造文化高质量建设基石,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另一方面,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表征,而生活本身实际由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依循这一剖解,美好生活意味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维度美好”和“双向度富裕”状态。伴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生存性的物质需要已经普遍得到满足,在精神生活方面已然转向对饱满的精神追求和富足的精神享受的现实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面对新时代对人民精神生活的高位态期待,仅仅着眼于个体层级精神追求的饱满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依赖社会层面优质文化资源的创造和相对均衡分配体系的执行。

  理清基本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依托于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强力支撑。就国家政策而言,亟须以社会主流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将人民对精神文化的各类需求转化为各项具体可行的行动;就社会环境而论,需要标定人民精神生活内涵式构建的目标,为人民精神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首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引领,做到“促之有向”。“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普及化引致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以及个人观念趋向多元,继而生发个人精神追求从社会发展中“脱嵌”出来的风险。为此,建设对个人精神追求具有正向引领效价的社会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便成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首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助于以饱满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牵引社会大众价值观念、善恶判断的形成走向,锻造社会进步的道德力量,使社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其次,推动基本公共文化高质量均等化发展,做到“促之有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是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佳路径。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群体覆盖面窄、区域均衡性弱、城乡差异较大等问题仍然很突出,其核心症结便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均等化程度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关键的因应策略是补齐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少的短板,补好面向残疾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精神文化服务针对性不强的弱项,以更为有效地提升公共文化资源均衡配置的效率。

  最后,加强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舆论引导,做到“促之有力”。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便一针见血地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驾齐驱、互相促进,必须做到“两个任务一起下,两副重担一起挑,两个成果一起要”。运用多个社群、多种手段和多元载体加强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的舆论引导,讲足个人精神生活构建的价值、意涵、要求,讲透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长期性、普惠性,讲清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硬实道理、美好愿景、首要目标,能够澄清社会各界和领导干部的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增进他们对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促使党和国家关于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各项安排落地落实。

  落实细节构造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杂实践,在促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扩展出细分的环节,由此衍生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对口、向乡村延伸不足和主体能力有限等细节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全过程跟踪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态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与需求端信息不畅的堵点。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多个平台,拓宽征集群众文化需求的主渠道,经过大数据初步解析,交由文化服务专业人员再度研判,系统地并合社会各层类意愿,以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创设定期群众专题座谈会、服务电话专线、政府网站意见反馈专栏等收集手段,动态采集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相关数据,充分掌握群众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满意程度和真正意向,为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支持。

  第二,多形式增加乡村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抓住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焦点。各类主体要严格按照《“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通过农村文化职业经理人培训、乡贤参与等途径优化人才队伍,同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投入,详尽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搭建起全方位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常态化开展文化艺术作品展演进乡村等活动,深入推动乡村文化礼堂、县乡级图书馆、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服务载体建设,打通文化服务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联动式调动文化艺术公益行业的跨界合作,解决公共文化单一服务主体能力有限的难点。现代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强烈的主体自觉性,既主张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又倡议多行业和社会大众在公共文化生产和服务中的参与角色。然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善,面向公众生活的公共文化空间极易偏移原初构想。故而,面对多元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可能缺项,必须发挥基金会、文化企业、科技公司、品牌主等整合分散资金和资源的功能,逐渐培养多元主体投资和推动文化艺术项目的自觉行为和优良习惯,以优秀文化艺术公益项目化、数字化推动艺术普惠和文化扶贫,努力形成广阔的文化服务“公地”,推进文化艺术资源实现“第三次分配”。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实习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本文系广东社科规划项目(GD19YMK03)和广州社科规划项目(2019GZGJ129)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2年第19期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