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许德友:谨防掉入“三明治”陷阱 推动佛山制造更大更新更强

时间:2022-09-05 14:35:18 来源:佛山日报 【字体:

图片说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七个专题,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第八个专题对“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了全面深入论述。佛山靠发展制造业起家,也要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兴市、强市,统筹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传统制造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是关键。

  1.放松对制造业的坚守和转型将陷入“三明治”困境

  技术更新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如果不能跳出“舒适圈”,一旦放松对制造业的坚守与转型,那很快就会陷入制造业发展的“三明治”困境——新兴领域“高不成”,竞争不过科技已更新的发达国家,传统领域“低不就”,竞争不过成本更低廉的后发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们的战略选择就是要继续抓好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制造业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要承载,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纵观世界近现代史,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美国,谁率先完成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谁就能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赢得优势、占得先机。先机意味着一时领先,但不等同于持久优势。技术更新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如果不能跳出“舒适圈”,只坐享过往成就而固步自封,一旦放松对制造业的坚守与转型,那很快就会陷入制造业发展的“三明治”困境——新兴领域“高不成”,竞争不过科技已更新的发达国家,传统领域“低不就”,竞争不过成本更低廉的后发国家。因此,必须适时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性转变。

  当前我国已步入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份额位居全球第一,但面临的挑战同样严峻。随着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动力转换,各方面矛盾日益凸显。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与关键零部件短缺并存,新动能迅速壮大但体量不足,传统动能过快衰减,致使用工成本急速上升与提供就业岗位不足同时存在。唯有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摆脱困局、赢得主动。何以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有三个方面:第一,让大的变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第二,让老的更新——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第三,让小的长大——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所谓的“大的”“老的”“小的”,是针对产业发展特定阶段的通俗化称谓,现在的“大的”正是以前的“小的”,今天的“老的”可能是昨天的“新的”,当下的“小的”也许就是未来的“大的”“老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大老小”各有施展、各得其所,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驾齐驱,也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从“质量”维度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保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没有“量”的保障和规模优势的发挥,空谈“质”的提升和创新动能的释放,既不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也非未来发展方向,“质”的提升要建立在“量”的基础上,创新动能的释放要建立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之上。唯有如此,方能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和“产业空心化”的倾向,巩固实体经济根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佛山制造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三个方面扬长补短

  制造业的“新潮”并非赶时髦,而是意味着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负载能力和更新频次,同时也代表着对高素质人才等高端要素的吸引力。

  佛山制造业的发展,是珠三角地区乃至中国制造业发展奇迹的一个缩影。40多年来,“敢为天下先”的佛山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一个佛山制造业企业家群体、一批优势佛山制造业企业品牌、一笔可观的佛山制造业资产、一种佛山特色的协作型政企关系,佛山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总产值长期位居中国城市前列,2021年佛山工业总产值25308.2亿元,位居广东第二位、全国第六位。佛山制造厚重深沉、优势明显,但对比高质量发展要求,也面临一些挑战,需注重扬长补短。

  一是佛山制造业规模够大,但还不够强。2021年,佛山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806.95亿元,在广东居地级市第一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优势传统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9.3%、8.7%、9.3%,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佛山制造业一步一个脚印迈向中高端的印证。但综合对比看,佛山制造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突出,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佛山制造业发展的支撑要素已经逐渐由初级要素向高级要素转变,而高级要素是佛山的明显弱项。技术、人才、资金、服务等多种要素供给不足,正成为制约佛山制造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是佛山传统制造业发达,但还不够新。传统制造业是佛山的强项和优势,尤其是陶瓷、家电、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已经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主导地位,从而赢得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形成“全球产业链为佛山配套”的江湖地位。东鹏、蒙娜丽莎等陶瓷企业都收购了欧洲高端陶瓷品牌,实现了“我为欧美代工”到“欧美为我代工”的历史跨越。但与深圳制造相比,佛山制造够“传统”,但不够“新潮”,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方面存在不足。制造业的“新潮”并非赶时髦,而是意味着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负载能力和更新频次,同时也代表着对高素质人才等高端要素的吸引力。由于佛山对高端资源和要素的吸引力优势不明显,不少龙头企业纷纷在北上广深以及成都、南京、武汉等人才中心布局设立了新的研发中心。

  三是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方兴未艾。近些年来,佛山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长足发展。2021年佛山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024家,累计建有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3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812家,累计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15家、众创空间86家,在孵企业3200多家。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真正的产业龙头,产业创新支撑力不足,这几大产业在深度嵌入的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为他人作配套”的位置,产业抗风险能力仍相对较弱。例如新材料领域的德方纳米、邦普循环分别是全球最大的纳米磷酸铁锂供应商、全球最大的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供应商,但仍主要是为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作配套。

   3.让大的变强 让老的变新 让小的长大

  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制造业集聚,让高水平创新载体成为“强磁场”,加快构建“人才引育+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协同创新体系,深度对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

  佛山作为全国唯一制造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最大优势是制造业,最大抓手也是制造业。要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持之以恒以“四大决心”促“四大改变”,在广东制造强省建设中挑大梁。

  让大的变强——全面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规模居全国前列,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的规模优势,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引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要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制造业集聚,让高水平创新载体成为“强磁场”,加快构建“人才引育+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协同创新体系,深度对接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要强化产业空间规划,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高效联动产业格局,选择有基础、有空间、有前景的重点区域,布局一批特色制造业园区。

  让老的更新——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深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生产,数字化改造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现有经济结构,智能化生产不仅能解决人口红利衰减带来的“用工难”问题,更能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协同。要以文化赋能传统制造,促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让优势产业更优、特色产业更强。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在应用新技术、布局新产业、创造新模式等方面率先探索,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深度互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让小的长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要以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为抓手,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食品、节能环保等产业,支持鼓励新技术新产品试验。要发挥专业团队、高层次人才、资管机构、园区运营商、链主企业招商作用,引进优质项目,夯实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化培育体系,大力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提档晋级。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文章来源:《佛山日报》2022年09月05日第A07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