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明确”。其中一个明确的内容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概括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也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完成总任务的新安排。
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
中华大地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古代文明发展中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近代中国在工业革命中落伍,惨遭西方列强侵略,深陷积贫积弱境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随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必要条件。在世界人口最多、原来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和极其艰巨的历史任务,只能逐步探索前进。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分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和前景,预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一次会上讲:“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提出了三个现代化。1959—1960年期间,毛泽东同志又讲:“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是最早表述的四个现代化。周恩来总理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先后在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实现四个现代化列为奋斗目标。这个时期虽然未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但是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的跨越,为以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基础。
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见外宾时的谈话中,首次把四个现代化解释为中国式现代化,把建设小康社会当作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在20世纪末实现了。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肯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指出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把它确立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从2002年到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推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接力奋斗,如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色
同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的共性,但是在目标、任务、道路、步骤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上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分为中等偏上、中等偏下、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几个等级,目前我国属于中等偏上收入等级,正在向现代化迈进。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后,将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建设更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向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基于在国内剥削劳动者、在国外掠夺别国,至今依然通过种种方式打压和侵蚀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与此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完全是依靠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创造和积累财富,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各项事业,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和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为一体。这种目标内容是逐步扩展和丰富的: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四个现代化,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大以来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西方国家近代以来形成的传统现代化标准相比,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更远大,内容更全面,任务更艰巨,前景更美好。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客观规律,统筹分步推进。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算起,先后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初步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现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将经历两个阶段。各阶段目标和战略措施紧密衔接,稳步提升和递进。这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关键的是科学技术创新和进步。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异常激烈,没有一个国家在所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本来世界主要国家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是很正常的,如果这些国家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不仅能够实现互利共赢,而且可以极大增进全人类福祉。问题在于,美国等国家抱团打压和遏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设置了种种障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不得不建立尽可能完整的经济体系,至少在主要领域谋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未来30年能够在科学技术主要领域做到领跑、并跑、跟跑各占三分之一,就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切忌向西方国家农业占比过低的产业结构看齐。既要发展大型农场,全面推进种植业的机械化智能化生态化;又要充分发挥各种专业种养殖能手的作用,建设中小型生态农业园、通过大棚种植、特色养殖和沼气池配套组合,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和少污染乃至无污染;还要继续大力发展碳汇林业,争取使农业和林业为实现全国碳中和做出更大贡献。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加大对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智能化生态化改造力度。过去一些发达国家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大讲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如何好,指责中国火电污染严重;现在中国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赶上并超过了发达国家,来自这些国家的某些言论又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如何不好,仿佛表现出对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羡慕嫉妒恨。我们绝不能受这些言论的干扰,要加快从主要依靠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向主要依靠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变,从一次性单一性利用资源向循环利用综合利用资源转变。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每年各级学历教育毕业生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10年,比发达国家少3年左右。过去每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大约提高一年,未来30年必须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更加注重培养顶尖人才,争取每10年使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以上,30年内赶上发达国家。要高质量发展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系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二级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