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尹德慈:“两个结合”的伟大意义

时间:2021-10-27 15:20:29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述。

  这“两个结合”是对我们党百年理论创造史的深刻总结,是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我们要深刻领会坚持“两个结合”的伟大意义,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毅前行。

  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扎根中国土壤并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才是“活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摆脱教条主义和僵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只有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和具体特点相结合,以特有的民族形式呈现出来,才能真正地“中国化”。

  “两个结合”百年来的历史逻辑,符合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理论逻辑。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尽情吸吮着延绵不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液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DNA。马克思主义占据了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彻底的理论”最动人,马克思主义正是彻底的理论。只有理论上彻底,才能在政治上坚定;只有政治上坚定,才能在行动上自觉。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要贻误大事。”

  实践意义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追求的核心价值。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更进一步。只有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充分发挥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实践的理论指导功能,才能最大可能地彰显出理论的实际指导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创造性升华。这一思想,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日益焕发旺盛的生命力。

  世界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最大的政党,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首先要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贡献,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非西方化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建立在“两个结合”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表明,社会主义不但不会消亡,而且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已经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成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的全新选择。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指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党提出了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可以说,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过去和将来能够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做出的独特理论贡献。

  (作者系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教育长、教授;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2021年10月26日第A10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