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黄铁苗: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时间:2021-08-25 15:38:28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论证,本文仅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简要分述之。

  一、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解放指明了道路

  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广大劳苦大众受剥削、压迫,过着灾难深重的生活。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资本家越来越富,无产阶级却越来越穷。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论告诉人们,资本家之所以富就在于工人创造的价值有一部分(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无产阶级为什么穷,就在于他们每时每刻的劳动都有一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没有止境,无产阶级要解放,只有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到中国,正是中国人民外受帝国主义列强长期侵略,内受各种反动势力长期压迫、剥削最痛苦的时期。期间,中国有过不少志士仁人探求改变中国状况的实践,但都失败了,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探求都不是从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从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出发。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如今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提出“为人民服务”。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更明确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江山万古长青。可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最根本的就在于它的人民性。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除了因为它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还在于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几大规律。在此略述一些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作为人类社会必经的资本主义阶段,对比被它所取代的封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因此,资本主义制度被一些庸俗的、目光短浅的学者认为是一种永恒的制度。实则非也,资本主义在创造了巨大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上世纪30年代产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倒退了几十年,本世纪美国的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都证明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析的正确性。尤其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更加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而社会主义的中国却恰恰相反,由于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我国在全球抗疫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同时还大量帮助了世界其他国家,从而赢得了世界上的一片赞誉。这些只有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和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

  (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无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在不断变化中;人类社会的变化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也就是说,这种变化的总趋势是进步的,人类社会最终必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可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定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当这种信仰一经确立,其眼界就会十分开阔,心胸就会十分博大,立场就会无比坚定。无数革命先烈之所以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就在于他们相信自己为共产主义牺牲死得其所。革命先驱李大钊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就指出:“试看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方志敏烈士则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称之为共产党人的“钙”。

  (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首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既是人们致富的规律,也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因为价值规律规定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就是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量,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量如果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他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就能迅速致富。所有商品生产者都争相改进技术和加强管理,这也就促进了社会进步。所以,商品生产、市场经济是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根本经验就在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次是节约规律。节约规律是由于资源有限和人的需求无限,人类自觉遵循节约原则,对稀缺性资源进行合理、充分利用。马克思的节约理论在宏观方面就是要求社会生产按比例进行,为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克服盲目投资造成的浪费。在微观方面,就是要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加强管理,降低单位产品的消耗,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减少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在质量方面,马克思的节约理论认为,生产要减少由次品、废品造成的浪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党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倡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等,就是践行马克思的节约理论。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高度概括为实事求是,并依此而行之。实事求是无论对中国革命或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武装夺取政权理论,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了自己的武装。路怎么走?一些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照搬苏联的城市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方法,结果失败了。而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正确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中国建设的道路上,也正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也在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比如精准脱贫思想,这其中的“准”,就是要针对实际情况,对不同贫困区域,宜种什么就种什么,宜发展什么产业就发展什么产业,宜搬迁则搬迁,不搞千篇一律,所以能够见效。

  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全人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的主旨讲话中指出:“通向幸福的道路不尽相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这本身就是人民幸福的应有之义。”可见,中国共产党绝不把自己的经验强加于别国。因为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民族习惯等各有不同,不能用一把钥匙开千把锁,只能从实际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作者系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经济学二级教授、广东《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2021年08月02日第A11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