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李金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

时间:2021-05-10 09:32:40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百年党史,百年沧桑;百年奋斗,百年辉煌。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力量。“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我们党从成立以来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带领人民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之路,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和曲折坎坷走出来的,不是实践上的盲目尝试,更不是理论上的照搬照抄,而是坚守初心使命,根据具体国情,经过伟大实践一步一步开拓出来的。学习百年党史,就是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现实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篇章。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力量。“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反复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指导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继续推进伟大事业的理论之基和信念之石。学习百年党史,就是要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知晓理论来之艰难,行之更不易,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精神力量。伟大事业培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百年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精神发展史,百年党史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孔繁森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优秀的看家法宝、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走向胜利的政治优势,是无产阶级政党珍贵的思想财富和独特的精神标识。通过学习百年党史,就是要我们传承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动精神力量加速转化为物质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党的七大正式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载入党章,成为我们党一直坚守的唯一宗旨。百年党史中,我们党力量的壮大、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无不与人民群众的支持相关,我们党历史上出现困境和挫折,也与没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有直接关系。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其他利益。学习百年党史,就是要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筚路蓝缕应对风险挑战的斗争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百年来,我们党经受住了国民党白色恐怖、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三大改造、改革开放、九八抗洪抢险、抗击非典、反腐败斗争、中美战略博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等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不断总结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学习百年党史,就是要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积蓄更大的力量。

  作者系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广东党建研究所副教授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2021年5月10日第A11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