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段华明: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

时间:2021-03-08 10:44:51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文指出:“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名言,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出自《论语·季氏》,原文为:“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孔子提供自己的经验:看到别人好的地方,就要努力追赶,唯恐赶不上;看到坏的事情,就像手伸到滚烫的开水里一样,马上缩手。像这样专门走好的路子、坏的路子碰都不碰的人,我看到过,也听到过他这样的言论。

  善的概念和范畴中外皆有,是指具体事物完好圆满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中国哲学认识善与恶,在实践中为善去恶,认为只有意志坚定、自控力强的人才可以达到善的要求,这需要慎独的修身、道德的自律、欲望的控制。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党员干部就必须坚定理想信仰,自觉党性修养,对标先进性纯洁性,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心态,见贤思齐,心慕力追。同时,总书记强调,“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陈毅《七古·手莫伸》诗敲起了警钟:“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要善于自我约束,保持清廉,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警觉性,始终视法纪为“雷池”,绝不逾越;视声色犬马为“祸水”,绝不沾边;视钱物为“诱饵”,绝不上当;经常检点自己,谨防一失足成千古恨。

  不能成为善的坚守者,其内在原因是缺乏敬畏之心。大量事例说明,干部出问题,大都是心存侥幸,明知故犯于先,东窗事发于后,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要常怀敬畏之心,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爱惜自己的羽毛。还要管好身边的人,管好所在处室,把家风管起来,特别要注意慎微,不为蝇头小利而鼠目寸光,在细小的事情上把好关。

  作者系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2021年3月8日第A15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