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0-07-27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四个伟大”是我们党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伟大斗争。
从现实维度看,发扬斗争精神是时代发展之需。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切于我有利之变和于我不利之变并存于现实世界中。环顾全球,“一国主导”的文化霸权仍然存在并影响着世界;“强国必胜”、弱肉强食的国家观依然大有市场;奉行西方文明为世界高级文明,文明冲突论的陈旧观念也在盛行;有的国家还强制推行“世界统一标准”的现代化模板和西方中心论论调;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赢者通吃、你输我赢、你强我弱的陈旧义利观依然盛行。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就越接近矛盾的焦点,就越处于国际斗争的前沿。置身于大变局中,我们需要保持斗争的警惕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们面对许多具有新历史特征的矛盾。比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想多样性,培育大众意识理性化,避免情绪化和片面化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历史虚无主义”和“自由化思潮”的斗争;与精准脱贫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留痕主义、一刀切行为的斗争;面临着与损害群众利益、脱离群众、本领恐慌、腐败行为的斗争;与污染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斗争,等等。勇于直面矛盾、分析矛盾并解决矛盾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
从理论维度看,发扬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在理论之需。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和出发点,矛盾存在一切事物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贯彻社会运动发展过程的始终,有矛盾就有斗争,斗争是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必然要求。发扬斗争精神就是在解决矛盾过程中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新生事物通过矛盾的斗争性使自己发展壮大,矛盾的斗争性为新生事物发展壮大提供内在动因。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深刻认识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只有不断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理论基石,不断掌握矛盾分析方法,才能具备斗争底气和增强斗争力量。
从历史维度看,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基因传承。
中华民族拥有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思想早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强不息精神早已融入到中华儿女的骨髓之中。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内在的政治品格。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将奋斗精神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革命时期,斗争精神体现在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间,体现在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之中;建设时期,斗争精神体现在建设祖国的热情中,体现在无私奉献、苦干实干、勇于拼搏的铁人精神之中,体现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中;改革开放时期,斗争精神体现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敢于直面困难、敢啃硬骨头的担当中,体现在勇于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过程中,体现在创造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世界发展奇迹进程中。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自始至终都贯彻着勇于斗争的伟大精神。
从实践维度看,发扬斗争精神要在实践中磨炼斗争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厚植斗争精神的精神支撑;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理解把握矛盾运动规律和实质,是厚植斗争精神的理论底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是厚植斗争勇气的实践根基。党员领导干部要勇于克服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要有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不断增强斗争本领、斗争能力,努力做到“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好战略谋划,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当下,我们中华民族儿女需要有“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争精神,党员领导干部需要有敢于亮剑、勇于亮剑、善于亮剑的勇气和能力,如此才能做好面对困难、挑战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准备,才能化危为机取得新时期的新成就。
(作者系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哲学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