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建议:“三龙湾要成为大湾区新型创新合作平台”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8-10-17
“佛山有能力有决心有前景,又敢闯敢做,相信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近日,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接受南方日报“十城演义”调研组专访时表示,佛山推进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陈鸿宇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创新的湾区,需要在广东省和港澳的合适地点构筑专门用于科研成果转化,可以叠加各项支持创新政策的特别合作平台。“佛山实体经济基础厚实,创新环境优越,是粤港澳区域创新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是广深港澳科创走廊不可或缺的一翼。为了使创新要素来得更多、流得更快、用得更活,佛山要立足于全市的整体基础和三龙湾的独特优势,主动积极地争取将三龙湾建成大湾区科研成果转化的特别合作平台,从政策创新入手,推动科研成果顺利转化,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撰文:高绮桦
统筹:郑佳欣 赵越 袁纪琦
策划:何又华 林焕辉
湾区新机遇
将三龙湾打造成为大湾区新型创新合作平台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快规划建设,将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你认为,佛山要如何把握好大湾区发展的新机遇?
陈鸿宇:在近日省里召开的参事决策咨询会议上,我在发言中提出,与国际上其它一流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距离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水平差距最大,必须成为未来的主攻方向。由于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涉及领域比较宽泛,向国际一流湾区看齐,构筑大湾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突破科研成果转化这“最后一公里”,就显得特别重要。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提出借鉴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兴办经济特区和近年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做法,在大湾区内地划出几个特定区域,其中也包括佛山的三龙湾,建立“大湾区科研成果转化特别合作平台”赋予特事特办、先行先试的政策。
南方日报:佛山三龙湾为何能够成为其中的新型合作平台?这些平台将如何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
陈鸿宇:佛山三龙湾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区位条件特别优越。一是面向珠江口,紧贴广州,特别是紧贴广州大学城、琶洲等科创基地,是广佛一体化的核心地带;二是三龙湾内外交通便利,拥有城轨、高铁和地铁和港口,高速路网四通八达,机场近在咫尺,能快速抵达香港、深圳两大创新极;三是背靠南海、顺德等工业配套能力强、产业链完善的制造大区,对科研成果转化有强烈的需求;四是佛山的经济体量能为三龙湾构筑创新合作平台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政府认识早站位高。因此,佛山有能力有决心有前景,又敢闯敢做,相信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协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此,我们建议实行鼓励大湾区政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政策,如全面整合粤港澳三地政府各项科研引导性基金,设立大湾区科研成果转化联合母基金。放宽相关的限制,鼓励引导香港、澳门各合作平台投资设立创投风投机构和孵化器,独办或联办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在各合作平台三地政府的科研经费可以跨境使用,从香港、澳门进口的科研设备、仪器、研究材料予以入境免税优惠等。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珠江东、西两岸重要的联结城市,佛山应当如何融入其中?
陈鸿宇:我们不应该按照字面将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简单理解为仅仅包括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的沿线城市。实际上,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廊道”,是包括完整的科研网络、产业网络、金融网络和政府服务网络,而大湾区的这一系列网络,多年来已经根植于珠江口两岸。随着“广佛一体化”的深化、虎门二桥、深中通道的建成,珠江口两岸的协同创新会更加紧密。佛山实体经济基础厚实,创新环境优越,原本就是粤港澳区域创新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是广深港澳科创走廊不可或缺的一翼。为了使创新要素来得更多、流得更快、用得更活,佛山要立足于全市的整体基础和三龙湾的独特优势,主动积极地争取将三龙湾建成大湾区科研成果转化的特别合作平台,从政策创新入手,推动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要素新通道
“创新要素要来得多、流得快、聚得住”
南方日报:9月23日,广深港高铁正式开通运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城市群之间的各种创新要素流通将成为常态。广深港高铁的贯通,在加速创新要素流动时,将很有可能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版图的重塑。你认为,在这样的前景下,要建设好三龙湾这一高端创新集聚区,佛山应该怎么做?
陈鸿宇:佛山可以围绕这一句话出政策:创新要素要来得多、流得快、聚得住、用得活。比如,创新人才“来得多”和“留得住”问题,可以以香港、澳门为平台引进国际创新团队和人才,吸引他们留在或来往于三龙湾从事研发工作,三龙湾要创造大湾区最优的人居环境和创业创新环境,为境内外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医疗、家属子女就业就学等基本服务。
“来得多”还包括材料、研发工具、仪器等。由于现行体制和法规的约束,大湾区内地从港澳引进科研装备等还存在不少障碍,如果三龙湾可以成为大湾区科研成果转化的特别合作平台,就可以从政策上突破,解决装备、仪器、数据等的共享问题。
又如“流得快”问题,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是高效配置的内在要求,是“用得活”的前提。因此,三龙湾要逐项扫清与港澳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体制机制藩篱,也要努力破除与大湾区内地各城市间的行政壁垒。建议佛山市和三龙湾立足自我变革,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做起。如果三龙湾能够成为大湾区政务服务环境最优的新型合作平台,创新要素必然就会“来得多”和“流得快”。
南方日报:当前,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龙湾提出要重点发展机器人、“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你怎么看这一布局?
陈鸿宇:近期我也在研究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包括研究佛山近年来转型升级的特点,可以发现有以下四个基本趋势,一是互联网化,即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应用;二是智能化;三是服务化;四是扁平化,指互联网广泛应用之后,由于“去中心化”,企业组织形态会趋于扁平化的网络——枢纽结构。
三龙湾提出要重点往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发展,这一方向是正确的,“佛山制造”“珠三角制造”迫切需要提升智能化水平。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意义还是在于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整个大湾区发展的质量。我曾经到禅城区一家制造机器人减速器的企业,他们已经从原来卖通用的减速器部件,改为提供不同产业的机器人应用方案和安装、调试、售后服务,效益很好。这就是所谓的“制造业服务化”。所以,不论“机器代人”,还是“机器代服务”,三龙湾发展智能制造,还是要立足市场的应用需求。
机制再创新
理顺体制机制尽早解决成果共享问题
南方日报:在跨省调研中,我们发现体制机制创新成为不少城市打造创新极核、创新集聚区的重要基础。在成都天府新区、东莞松山湖等地,跨区协调机制成为推动这些平台集中精力谋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今,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横跨禅城、南海、顺德三地,你认为,管理体制上应该怎样选择?
陈鸿宇: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范围包括禅城奇槎、南海三山新城、顺德潭洲湾,性质是集聚区。集聚区是指政府统一规划、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实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整体效益的区域。在广东有很多类似的集聚区,比如试验区、示范区、产业开发区、经济区等。尽管类型很多,管理体制基本是两种,一种是实体性的行政区,负有辖区内社会管理职能;另一种是功能区,仅负责统筹、规划、招商引资等的经济功能。据我们对深圳龙华大鹏等新区、东莞松山湖、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头华侨试验区等集聚区的观察,实体性行政区的关系容易理顺。功能区内外的利益冲突难以避免,但也可以通过上一级政府来构建协调机制。因此,佛山要尽早解决好可能出现的发展成果的共享问题,从体制机制上明确向三龙湾授权,最好是建设一个边界明确、功能完备、尽量带有实体性质的新区。
另一方面,也要妥善处理好创新平台的“虹吸效应”问题。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东莞松山湖的做法。松山湖作为国家高新区,经过长期建设运营,吸引力不断增强,周边镇街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愿意将总部或者研发中心搬迁到松山湖,客观上影响了周边镇街的正常发展。去年,东莞出台了《东莞市促进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试行办法》。规定企业总部与生产经营基地跨镇街(园区)分设的重大产业项目,镇街将与总部所在的松山湖共同分享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增加值、进出口额等指标;在松山湖的孵化器成长起来、转而到其他镇街投资建设的重大产业项目,松山湖(生态园)也可以与镇街共享发展成果。这一办法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松山湖的创新成果外溢应用到周边企业,也有利于周边镇街(园区)在同等水平上获得先进生产力,避免由于创新平台过于强烈的“虹吸效应”造成新的发展不平衡。
转自:《南方日报》2018年10月7日第FC02版:佛山观察·政情content_77573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