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洪志雄:新时代改革方法论的哲学底蕴

时间:2024-02-06 10:32:22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e8b54345-2447-4bb2-95d5-cf4abd87d94a.jpg_副本.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十年在推动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改革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包括问题导向论、统筹全局论、重点突破论等丰富、全面、系统的改革方法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向纵深推进。科学思想方法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新时代改革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改革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其背后蕴含着丰厚的哲学底蕴。

  基于唯物论的问题导向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原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坚持实事求是上的最大特色就是鲜明的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把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和战略环境,需要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由此,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各方面制度体系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在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保证。

  基于系统观念的统筹全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所面对的物质世界就是由万事万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实质上就是一个系统。它要求我们着眼于系统整体,通过正确认识和处理系统整体与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系统整体功能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在总体思路和全局工作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完善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改革落实机制,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由“六个紧紧围绕”组成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和总布局,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明确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分目标,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基于矛盾观点的重点突破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矛盾观点不仅在于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要求直面矛盾解决问题,还在于方法论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要求把握好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

  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统筹全局,又要把握重点,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改革。改革需要整体推进,但不能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盘。

  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要“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要做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两个“一以贯之”,在农村改革方面“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等。

  基于实践论的试点探索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其正确与否只能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人们就是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相互深化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要认真谋划深入抓好各项改革试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大胆实践,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从而带动面上改革。改革试点的目的就是要在没有样板、缺少经验的情况下蹚出一条路来,通过试点这种实践形式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发挥好对全局性改革的突破、示范、带动作用。

  试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在中国改革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部署开展了诸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以及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等一系列改革试点,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积累了大批首创和典型经验。

  基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改革主轴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中,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它要求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激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活力,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也就是说,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更好地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

  基于群众观点的人民中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创造历史伟业。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书写者,还是历史的检验者。必须把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它贯穿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改革开放45年的历程表明,许多改革都是由基层群众自发推动、自下而上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作者系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2024年2月6日第A07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