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扬参与《深圳特区报》“思与辩”栏目讨论:提升前海产城融合发展能力 形成强大动力引擎
1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前海的四大战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本期“思与辨”就该话题进行讨论。
■ 主持人:王 玥
■ 嘉 宾:林先扬(星空体育·(China)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
刘 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
陈能军(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副教授)
前海空间拓展有利于聚集更多发展要素,提升自身发展层次,增强国际影响力
主持人:《规划》提出了“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的空间格局,如何解读这一布局?
陈能军:“一心”是前海城市新中心,聚焦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其本质就是对于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配备和集聚提供空间保障。 “一带”是绿色活力海岸带,前海建设始终有着“绿色”底色。“双港”聚焦枢纽价值,联动内循环和外循环紧密衔接,打造高品质国际航空枢纽港和共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五区”聚焦产业价值,为深港两地的产业融合和协同发展提供平台。这是通过差异化和互补性的产业布局,发挥前海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多元化和专业化布局的作用。
刘祥:“一心一带双港五区”描绘了前海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重点平台和产业载体,表明前海要打造要素集聚、产城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塑造蓝绿交织、山海融城的生态格局。“一心”明确了前海作为未来城市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和肩负使命;“一带”强调前海的生态优势;“双港”是前海两大物理空间资源,强调国际物流枢纽功能,发挥空港、海港两大节点链接全球;“五区”是前海大发展的空间载体,经济发展的五大增长极。
林先扬:前海空间拓展有利于聚集更多发展要素,提升自身发展层次以及增强国际影响力。科学规划并引导形成良好的空间格局是前海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 “一心一带双港五区”的空间布局,空间体系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关联,既有特点又有重点,将前海空间与资源优势转变为更强大的产业与城市发展优势,提升前海产城融合的发展能力,形成强大的动力引擎,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深港两地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主持人:《规划》赋予前海“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的新定位,要求坚持依托香港、服务香港,加快推进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基础设施一体化联通、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如何理解这一新定位?
陈能军:新定位的核心是深化深港合作,通过更加紧密的经济、社会、文化深度融合,两地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实现规则机制一体化衔接;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四是金融合作,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五是人才交流与培养,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六是公共服务共享,提高两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刘祥:“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进一步强调了前海超级联络人作用。未来深港互联互通包括软联通和硬联通,一方面主动对接香港,依托香港自由贸易港窗口,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深港在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融通,打造一体化营商环境和居住生活品质环境。此外,深港合作内容进一步深化,对“港资企业数、香港居民就业数、在港澳提供跨境政务服务事项、港资外资金融机构、境外专业人士备案执业人数”等提出目标值,推进深港合作进一步落地落实。
林先扬:未来深港互联互通要以发挥两地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为重点,在规则、产业、民生、空间、交通、市场、贸易等领域深度融合,聚合全球更高质量发展要素,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力。
以前海为突破口推进“湾区认证”,将极大地促进科技创新全领域合作与发展
主持人:《规划》将“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专章列出,探索深港检测认证业务互认,推进“湾区认证”,实行“一次认证、一次检测、两地通行”。对此,你们如何解读?
陈能军:《规划》中提出的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和深港检测认证业务互认,体现了前海与香港在科技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深度合作愿景。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将成为两地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不仅包括共享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涉及加强科技企业的孵化与发展。这种合作不仅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还为两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而深港检测认证业务互认的实施,可进一步激发两地跨境贸易的活力和潜力。
刘祥:当前,深港合作仍然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这制约了两地人才流动和资源配置。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科技服务业的制度瓶颈,落实好“一次认证、一次检测、两地通行”。
林先扬: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对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需求很强,香港研发与创新技术优势与内地生产制造的结合,将会极大地促进现代产业生产体系建设,形成更强大的新质生产力。以前海为突破口推进“湾区认证”,加强跨境技术贸易,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便捷流动,同时探索与香港共建更多的科技服务平台,将会极大地促进科技创新全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3年12月26日B01版